今視頻客戶端訊 6月9日下午,隨著最后一門科目考試結束的鈴聲響起,2024年江西新高考首次考試順利落幕,考生終于可以放松了。需要提醒廣大考生的是,新高考實施首年,放松之余接下來一系列高招事項還是須牢記。
據統計,今年江西高考報名人數64.21萬名,除去高職單招已錄取考生8.95萬名,本次統考實際考生人數55.26萬名。其中,普通類考生48.67萬人,三校生類考生6.59萬人。全省共設100個考區、276個考點、19639個考場,涉考工作人員6萬余人。
成績公布
2024年,江西高考成績預計6月25日對外發布。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及首選科目歷史、物理,以考生卷面分呈現;再選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以等級轉換后的分數呈現。
高考成績公布后,如果考生對自己的成績有異議,可以申請成績復核,復核僅限于查核答卷是否漏改、漏統、漏轉;如有漏改、漏統、漏轉,予以更正。對于答題評分寬嚴等問題,不屬查核更正范圍。
志愿設置
新高考按照“院校專業組”模式設置志愿,分別為普通類(歷史、物理科目組)、藝術類、體育類、三校生類。每個“院校專業組”即為一個獨立的志愿,內設6個專業志愿和是否服從專業調劑志愿。具體為:
普通類:(1)提前本科批次。設軍事類單志愿、軍事類平行志愿、非軍事類單志愿和定向招生平行志愿4個志愿欄,平行志愿欄分別設45個“院校專業組”,單志愿欄設1個“院校專業組”。
軍事類單志愿不安排征集志愿,其余志愿安排1次征集志愿。平行志愿欄設20個“院校專業組”,單志愿欄設1個“院校專業組”。
(2)本科批次。設特殊選拔單志愿和平行志愿2個志愿欄,特殊選拔單志愿欄設1個“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欄設45個“院校專業組”。特殊選拔單志愿欄僅限取得高校專項、高水平運動隊招生資格的考生填報,平行志愿中“國家專項”“地方專項”“蘇區專項”計劃僅限取得相應資格的考生填報。
特殊選拔單志愿不安排征集志愿。平行志愿安排2次征集志愿,每次設20個“院校專業組”。
(3)提前高職(專科)批次。設單志愿和平行志愿2個志愿欄,平行志愿欄設45個“院校專業組”,單志愿欄設1個“院校專業組”。定向培養軍士生志愿填在平行志愿欄,其他院校專業填在單志愿欄。
安排1次征集志愿,平行志愿欄設20個“院校專業組”,單志愿欄設1個“院校專業組”。
(4)高職(專科)批次。設平行志愿,45個“院校專業組”。安排2次征集志愿,每次設20個“院校專業組”。
藝術類:(1)提前本科批次。設單志愿,1個“院校專業組”。不安排征集志愿。
(2)本科批次。設平行志愿,45個“院校專業組”。安排2次征集志愿,每次設20個“院校專業組”。
(3)提前高職(專科)批次。設單志愿,1個“院校專業組”。安排1次征集,設1個“院校專業組”。
(4)高職(專科)批次。設平行志愿,45個“院校專業組”。安排2次征集志愿,每次設20個“院校專業組”。
體育類:(1)本科批次。設平行志愿,45個“院校專業組”。安排2次征集志愿,每次設20個“院校專業組”。
(2)高職(專科)批次。設平行志愿,45個“院校專業組”。安排2次征集志愿,每次設20個“院校專業組”。
填報志愿
今年,江西繼續分2次集中填報志愿。考生選考科目須符合所報“院校專業組”的選科要求才能有效填報。
為幫助考生填報志愿,省教育考試院“線上線下”相結合指導考生填報志愿。線上,舉辦志愿填報指導網絡直播,舉辦“志愿填報網上咨詢會”。線下,選派政策專家、高校代表深入11個設區市部分高中學校,面對面指導考生和家長填報志愿。
錄取批次
所有高校全部實行計算機遠程網上錄取。錄取批次為普通類(歷史、物理科目組)、藝術類:設提前批本科、本科(含國家專項、地方專項、蘇區專項等)、提前批高職(專科)、高職(專科)4個批次。體育類:設本科、高職(專科)2個批次。三校生類:設本科、高職2個批次錄取。
江西今年高校集中錄取工作將在8月中旬左右結束,集中錄取結束后不組織補錄,高校不得以“預科生”等任何形式招收未正式錄取的學生。
普通類考生錄取:
歷史、物理類、體育類投檔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藝術史論、藝術管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戲劇學、電影學、戲劇影視文學、廣播電視編導、影視技術等藝術類專業,直接依據高考文化總成績、參考考生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
平行志愿只進行一次投檔,不進行補充投檔;對高校未完成的計劃,進行網上征集志愿。單志愿可以進行后續投檔,在控制分數線上投檔錄取未完成的計劃,進行網上征集志愿。
三校生考生錄取:
三校生類設置本科、高職2個錄取批次,實行平行志愿。各批次設置45個院校專業組,征集志愿設置20個院校專業組。總分相同的考生,投檔排序的科目順序依次為語文、數學、英語、信息技術。
三校生類單獨劃定錄取控制分數線,本科批次與普通類本科同時進行,高職批次與普通類高職(專科)批次同時進行。
優惠政策
廣大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符合有關條件,經審核認定公示后,可在考生文化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增加一定分數投檔。同一考生符合多項條件的,只取其中最高一項分值。具體如下:
烈士子女考生,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戰區(原大軍區)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考生,可加20分;自主就業退役士兵考生,可加10分;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和臺灣省籍(含臺灣戶籍)考生,可加5分。
平時榮獲二等功或者戰時榮獲三等功以上獎勵軍人的子女,一至四級殘疾軍人的子女,因公犧牲軍人的子女,駐國家確定的三類以上艱苦邊遠地區和西藏自治區、軍隊劃定的二類以上島嶼工作累計滿20年軍人的子女,在國家確定的四類以上艱苦邊遠地區或者軍隊劃定的特類島嶼工作累計滿10年軍人的子女,在飛或停飛不滿1年或達到飛行最高年限空勤軍人的子女,從事艦艇工作滿20年軍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崗位工作累計滿15年軍人的子女,退出部隊現役的考生、殘疾人民警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公安烈士、公安英模和因公犧牲、一級至四級因公傷殘公安民警子女參加全國統考錄取的,按照有關規定執行。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及其子女參加全國統考錄取的,參照軍人有關優待政策執行。
經共青團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聯合激勵系統認定,獲得5A級青年志愿者的,達到有關高校投檔要求的,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記者 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