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昌發布
今年以來,
南昌以 制造業重點產業鏈
現代化建設“8810”行動計劃 為抓手,
以 制造業發展專班 為支撐,
全力以赴穩運行、抓項目、強鏈條、優服務,
推動全市工業經濟實現較快發展。
今年1月至6月
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4.1%
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43.5%
全市工業投資增長21.8%
全市工業用電增長15.5%
均位居全省前列
數據增長的背后,
是傳統產業“老樹發新枝”,
是新興產業“聚沙成塔”,
數改智轉、綠色低碳等
新產業“新賽道”正落地開花,
形成制造業發展新優勢。
強化鏈條
含“新”量更多
八月,暑熱未消。行走在南昌的街頭,放眼看到的是項目建設的火熱場景,處處吹響的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沖鋒號。近日,由魯班智造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魯班智造”)投資約10億元打造的魯班高端數碼產品制造、數字直播基地項目落戶青山湖區,擬裝修入駐1561平方米的工業廠房,作為總部基地。
該項目的落戶,是南昌堅定抓強鏈、壯集群、筑根基的有力例證。
作為江西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主戰場,南昌以打造“中部電子信息重鎮”“國家級電子信息制造基地”為目標,在移動智能終端產業鏈方面,提出做大整機制造規模,并充分利用產業鏈招商,精準對接、靶向發力,吸引了一批優質項目落戶。
作為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營銷、品牌運營于一體的創新型科技公司,魯班智造擁有多個實驗研發中心,在智能手機、智能穿戴設備等方面擁有多項專利。2021年,企業更是獲得國際品牌“Tonino Lamborghini(蘭博基尼)”在中國的獨家品牌授權,現已研發藍牙耳機、智能手表、折疊屏手機、音響等數碼產品。
“項目一期規劃建設SMT智能制造產線及終端電子產品數字直播基地,包含2至3條SMT自動化產線、6至8條高端數碼產品組裝線。”魯班智造董事長李軍介紹,項目主要布局產品有智能手表、智能手機、藍牙耳機、藍牙音箱等電子設備及智能穿戴產品,預計今年年底投產。項目落地后,不僅可以有效地為南昌電子信息產業規模化發展添磚加瓦,還能促進本地電子信息生態體系的完善升級。
南昌聚焦8條重點產業鏈,以各工業主力平臺為支撐,形成了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7”行動計劃體系。今年上半年,全市“8810”重點產業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3%。其中,電子信息產業鏈增長23.0%。南昌,已逐步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沃土。
緊盯項目
含“綠”量更濃
制造業投資項目“串珠成鏈”的同時,向“新”向“綠”的態勢更加明顯。
鋼鐵行業是南昌傳統優勢制造產業。近年來,南昌著力構建完善綠色制造體系,大力促進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推動有色、化工、建材等重點行業實施節能降碳技術改造。
方大特鋼冶煉車間資料圖
作為國家級創建世界一流專業領軍示范企業,杭氧集團將收購方大特鋼現有空分裝置,并新建設兩套3萬Nm3/h空分制氧裝置為方大特鋼提供供氣服務。項目建成后,將對方大特鋼老舊設備更新換代、提質增效,為我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能”。
“企業是工業氣體供應商,我們給方大特鋼提供優質、低碳、綠色的工業氣體,對方大特鋼來說,可以實現降本、提質、增效,項目每年可創造3億元左右的工業產值。”杭氧集團副總經理楊啟龍說。
類似杭氧集團的綠色項目越來越多,一批又一批有側重、有籌謀的項目成為南昌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
將目光聚焦城東,一座綠色生態印花產業基地——盛源印花產業園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園區打造的集中排污處理系統,污水處理能力將達到500噸/日,能夠滿足園區內所有印染企業的廢水處理需求,有效減少污水排放,一站式為企業解決環保方面的問題,推動印染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助力區域經濟發展。”項目負責人凌立說。
以工業為命脈,瞄準產業鏈精準招商。今年以來,南昌重點聚焦主導產業和關鍵產業鏈,通過市場調研和分析研判,梳理出一批具有巨大發展潛力和強大帶動效應的目標企業清單。新簽約制造業項目181個,其中8條重點產業鏈范疇新簽約項目占比高達97.2%,形成了良好的產業集聚效應。
夯實基礎
含“智”量更高
工業大數據是智能制造基礎,工業企業上“云”是智能制造的必然趨勢。
走進南昌銘軒針織服裝有限公司,明亮整潔的現代化車間內,棉麻、亞麻、竹纖維……各種面料和服裝,通過一排排自動化設備有條不紊地生產、包裝。
近年來,該公司全面提升自動化程度,積極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提速增效。今年,該公司計劃投資2億元,擬新建設一棟5G智能工廠。將采用5G車間智慧系統,通過數字算法實現訂單管理、生產排產、原輔料管理、標準作業、智能調度等功能,建設集智能吊掛、整燙、分揀、包裝、碼垛等5G智能化一條龍現代化服裝高端生產車間。項目建成后,可實現整體生產效率提升20%至30%,預計增加就業崗位600至700個,企業產值提升2億元,稅收提高500萬元。
企業積極上“云”的背后是政府的用力托舉。南昌以企業上“云”為著力點,強化政策支持,制定了《南昌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2024—2025)》。今年1月至6月,全市新增上“云”上平臺企業6951家,新增深度上“云”企業189家。
如何將數字化轉型的“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增量”?
今年以來,南昌著力推動企業應用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實施“四新技改”,1月至6月,全市推進500萬元及以上技改項目354個,同比增加89個,總投資超437億元;動態開展設備更新摸排,梳理設備更新項目合計307個,總投資超245億元……在南昌,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工業設備上“云”為生產和經營賦能,加速向智造邁進。
企業上“云”,離不開5G、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的有力支撐。近年來,南昌不斷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累計建成5G基站數23129個,全省排名第一。
來源:洪觀新聞 記者 鄔靚/文 影視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