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全媒體記者沈冠楠、謝夢麗、楊文超、劉文琴、杜宇蔚報道:歲序更替,華章日新。1月17日上午,江西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在南昌隆重開幕,省長葉建春作政府工作報告。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政府工作報告用數據、事實和項目說話,既是對2024年工作的全面總結,又清晰地描繪了2025年的奮斗目標。
來自全省各行各業、各條戰線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在聽取政府工作報告后,紛紛表示,報告站位高瞻遠矚,內容求真務實,謀劃科學合理,是一份凝心聚力、催人奮進的好報告,為江西打好“十四五”收官戰指明了方向。
一份務實亮眼的“成績單”
仔細翻閱政府工作報告發現,“實”和“新”成為令人矚目的關鍵詞,產業發展、科技興贛、民生保障、鄉村振興等多個領域量質提升、干貨滿滿。
“我是一名農民代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大篇幅提到了鄉村振興工作,這讓我們感到非常振奮。”省人大代表曹秋玲激動地說。
省人大代表馬力表示,報告總結了過去一年的成績,內容翔實、數據準確,突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報告強調了科技創新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將繼續深耕銅管相關領域,致力于研發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同時積極響應國家環保政策,采用先進的環保技術和設備,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實現綠色生產。”
省政協委員李振專稱,政府工作報告充分體現了“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過去一年,江西在科技和工業領域實現了眾多突破,鼓舞人心,我將繼續在本職工作中發揮政協委員模范帶頭作用!”談及未來履職工作,李振專深感使命在肩、責任重大。
一本寫滿幸福的“民生賬”
兩會期間,民生始終是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議題。省人大代表祝蔭來自醫療領域,她對報告中提出的“深化健康江西建設”印象深刻。“2025年江西將基本建成7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實施健康素養提升和糖尿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防治等專項行動,這些都是省委、省政府高水平推進健康江西建設的有力舉措。”
省人大代表齊菊英則對報告中提到的“在全國率先落地應用醫保碼‘一碼付’”頻頻點贊。她指出,這一措施的推行解決了廣大參保群眾在醫保報銷和智慧支付之間反復切換刷碼的不便,讓患者享受快捷高效的醫療保障服務。
“我是新余市的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所以尤其關注教育方面的內容。”省人大代表劉小玲注意到,2025年江西省10件民生實事中有3件提及教育,包括推進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可躺式”課桌椅進校園試點工作、提高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學生上學交通服務保障水平,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教育事業的重視與關愛。
省人大代表涂小金也認為,報告將民生福祉貫穿始終,一件件民生實事、一組組民生數字、一條條惠民政策,都讓人感受到暖暖的“民生溫度”。
一張催人奮進的“作戰圖”
一張藍圖繪到底,奮勇爭先啟新程。政府工作報告繪就了2025年江西的發展藍圖,其間不少新部署、新舉措、新行動引發代表委員熱烈反響。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務實中有創新,很提氣,很給力!”省人大代表肖軍平表示,報告中提到的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開展清理限制民營企業公平競爭障礙等“五大行動”、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堅決防止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式執法等行動和措施,“讓我們這些從事實體經營的企業家有了穩穩的安全感。”
省人大代表藍麗是一名民族地區的基層干部,她尤為關注報告中的鄉村振興相關部署。“報告提到,要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我這次帶來的建議同樣是聚焦鄉村振興方面。”
“聽完政府工作報告,我內心充滿激動與希望。”省人大代表樂金紅告訴記者,報告多次提及農業農村,讓她切實感受到政府對糧食安全的重視、對農業生產一線的關懷。“作為種糧大戶,我會帶頭落實糧食種植任務,擴大優質品種種植面積,依靠科學種植提升糧食產量與質量。同時,加大對農業新技術的學習應用,聯合周邊農戶發展規模化經營,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樂金紅說。
在省人大代表鄭銳看來,政府工作報告時代感強、含金量足,魚水情深,新意十足,心意滿滿。她所在的萍鄉市湘東區作為該市的工業大區、農業強區、文旅新區,將貫徹落實報告的各項戰略要求和工作部署,始終堅持工業當家、強產興城的主基調,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引領,多措并舉培育新質生產力。
“作為一名從事戲曲表演的非遺工作者,我將宣傳好、貫徹落實好報告精神,立足崗位,在人才培養、經費保障、文旅融合等方面推動非遺保護傳承工作。”來自上饒的省人大代表徐小芳如是說。